|
 |
详细内容 |
 |
|
义马市畜牧局请对这次动物检疫事件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说法 | | 生命最宝贵、食品安全放首位,这个道理众所周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广大老百姓十分关注的热议话题,然而食品安全在河南省义马市畜牧局动物检疫这方面似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018年12月20日,笔者途经义马市千秋路时看到在一个生猪中转服务中心门前停着一辆微型小货车,车厢上装着一个用钢管焊接而成分上下两层的铁笼,笼里装着几十头生猪。此时从车上下来几个年轻人,他们随手从车上拿出一盒动检所用于对生猪检疫后没有疫情的专用标志耳标和一个给猪装耳标的钳子在给猪耳上装标志,笔者感到“动检人员”的做法,不符合法定程序。据笔者所知,生猪养殖场生产的生猪在出栏时,必须经过畜牧局设立的动物检疫所到现场对生猪进行疫情检疫,如没有问题可以流放市场,并给养殖场养殖户开检疫证明。并在生猪的耳上打上检疫过该猪没问题的标志,这批猪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在这个地方打耳标的举动不合常规,让人生疑。笔者亲眼看着那几个人把生猪的耳标打完,地上盒子还剩几个耳标,就随手拿了两个标志,在此后笔者将这一情况电话反映给义马市动物检疫所,半小时后该单位的执法人员约笔者见面并告知笔者说:你反映的那辆车不见了,中转服务中心猪圈里只有五六头猪,并承认笔者拿的两枚耳标是从他单位流出的...... 在义马市畜牧局看来耳标流入社会算不了什么;难道说他们不知耳标是证明生猪没有疾病、没有疫情可以放心使用的肉类动物标志。该单位把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这么重要的标志都不妥善保管,百姓对此事非常气愤和不满,强烈要求义马市畜牧局对这次事件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说法。
(本篇文章来源于人民交通网) 笔者:杨铁刚 2018年12月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