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而光彩的一生 ——记从豫西走出的辛亥革命先驱段世垣 新闻来源:西部在线 1914年夏天,段世垣在西安英勇就义,朋友设法把他的遗体运回老家渑池,安葬在千秋镇二十里铺村(今属义马市)一个叫南枣园的地方。段世垣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光彩夺目。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渑池、义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了这位辛亥革命的先驱段世垣。 段世垣,字次珊,1882年出生于河南渑池(今义马市)千秋镇二十里铺村一个中医世家。段世垣幼年天资聪明,勤学好问,17岁时入当地的乡学,参加清科举考试,在渑池县获第一名,后入河南高等大学堂(今开封大学)学习。清廷变法,选派学生赴日本官费留学,1905年,段世垣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留日期间,段世垣与张钟端、刘积学等创办《河南》杂志,积极宣传革命。同时,针对日本《朝日新闻》有意分裂中国,鼓吹“西藏独立”“西藏不属于中国”等谬论,段世垣以西藏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均予以坚决有力地批驳。1910年,当时在国内广泛发行的上海《神州日报》连载了段世垣撰写的社论《日纸论西藏问题》等进步文章,引起了社会对西藏问题的关注,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据史料记载,从日本回国后的段世垣创立了河南省商业学校,亲任校长。1911年,他与杨勉斋、刘粹轩等人筹划河南起义失败。之后,他又参加张钟端领导的开封起义,张钟端等11人牺牲,段世垣因在外地联络革命力量幸免于难。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此时,段世垣被选为河南省议会议员和国会参议院议员,并由参议院推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当时河南督军张镇芳纵军殃民,残杀无辜,段世垣向国会弹劾。后来,段世垣结婚时,张镇芳厚礼致贺,进行拉拢,段世垣拒不接收。 袁世凯掌权后,乘机扩充势力,他十分欣赏段世垣的才华和能力,加之又是河南同乡,不久,袁世凯便要求段世垣担任总统府秘书。段世垣请示黄兴经批准后接受聘请,并颁有委任状。 段世垣明则是袁世凯总统府秘书,暗则是革命党人的卧底,当时袁世凯并不知道段世垣是同盟会员。在段世垣任总统府秘书期间,他奉孙中山的密令,在北京成立7人小组,秘密组织反袁活动,曾暂压下袁世凯逮捕邹鲁、李根源的密令,并设法通知其他6人逃离北平,免遭毒手,后被袁世凯侦知。 1914年2月1日,袁世凯与张镇芳派军警突袭段宅,袁的爪牙们从其住所处搜出了黄兴颁发的委任状和一些枪支弹药,段世垣被逮捕。军警执法处多次对段世垣进行庭讯,但他临危不屈。执法处长陆建章钦慕段世垣的才名,在他调任陕西督军时,曾保荐段世垣随他赴陕西,但袁世凯视段世垣为眼中钉,电令陆建章秘密将其处决。1914年7月29日,段世垣在西安就义,时年32岁。 近日,记者到段世垣的老家二十里铺村采访时,段世垣的远门堂弟、今年已经80高龄的段海源老人对记者说,段世垣共有三男二女,现在老家已经没人了。段世垣有一个孙子叫段静安,今年61岁,原在郑州铁路局开封站当电气工程师,如今已退休居住在开封。多年来,段静安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辛亥革命史料和联谊辛亥革命志士后裔。最近,段静安打算在祖父坟前立一块石碑,上面刻上祖父的生平事迹,以示纪念。
作者:梁有才 编辑:许红卫 |